今冬钾肥人最恨的一个字——仍
发布日期:2015-12-17
行情“仍”不理想,价格“仍”在回落,需求“仍”未启动,暂时“仍”无利好……“仍”字已从9月份说到现在,钾肥行情由此也可见一斑。“仍”成为了四季度钾肥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应该也是很多钾肥人最痛恨的一个字。
前三个季度的钾肥行情也并不理想,只有9月份因恢复征收增值税,氯化钾、硫酸钾价格坐着火箭一下子蹿上了天,但是很快就又从云间跌落。看看下面2015年国内、国际钾肥价格走势图,明显可见“仍”字的威力。
尽管这一年内国际价格持续下行,但是我国签订的是年度大合同,315美元/吨的到岸价(边贸是300-305美元/吨)下,当前氯化钾进口商已经严重亏损,这相当于因增值税复征而增加的几百元的成本几乎完全要由进口商承担。而且,因为国际价格持续下行,所以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新的进口大合同的价格势必要大幅下跌,但是目前整体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氯化钾销售异常困难,港存已超过了200万吨,创下历史高位,一旦低价签订新的大合同,这些货源就可能要加倍亏损,所以氯化钾的形势可以说十分严峻。目前硫酸钾价格已经低于增值税复征前,形势也同样不乐观。
当然,以市场为主导的局面下,钾肥行情出现好转的可能性确实不大,甚至价格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我们必须要正视这样的事实。不过,笔者在此也要为厂商提些建议,给下游一点提醒:氯化钾竞争应该多从长远格局上考虑,而不是价格上;硫酸钾销售暂时应以抢单为主,价格上不亏就行;时间已很紧迫,在2015年最后的两周里下游应该随时准备好动手,即使后期价格仍难涨,但起码还有可能因为来不及到货而望洋兴叹,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政策,以解决因恢复征收增值税而导致的进出口环节成本负担过重的问题。